博思远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用户需求洞察(用户体验)能力的几点思考
传统意义上我国经济分为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行业层面的中观经济和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各个层级界限分明,呈现线性分布特点。产业链上的企业各自扮演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角色形成一条生态链,并根据在产业链所处的位置拥有相应的话语权。但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深入,行业边界不断扩展,生态价值链上的角色都在发生变化,各行各业交错重构、交叉赋能形成复杂的生态圈。
过去,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平稳,竞争者大部分来自同层级的企业。但是数字经济时代,这一状况正被打破,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升级,用户价值满足感诉求日益呈现圈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强有力的竞争者往往来自能为用户带来新体验的提供者——竞争者可能来自同行业,也可能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但是更多的来自全新领,确切的说是那些具有强大的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并能快速组织起各种体验要素满足用户价值诉求的“搅局者”。
01
用户需求洞察是“体验思维”的精髓所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表示:“数字体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型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社交媒体交流成为了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的部分之一。用户的需求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而数字体验经济的关键就在于挖掘‘冰山 ’下的那些潜在需求”。 黄峰、赖祖杰所著的《体验思维》:“企业可以基于对人的理解与对变化的洞察,不断创造可感知的价值,完成人与品牌、人与人以及品牌与品牌的全局关系整合,达成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02
用户需求洞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石
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不断落地应用,显著的变化就是打破了行业、企业原有的闭环链路,通过场景、生态进行了赋能和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产品交易和价值服务模式,而且也重塑了企业与用户的价值传递交互模式。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面对的是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和不断分化的用户交互新场景、新模式的演变,体验创新与品牌升级成为主题——“以用户为中心”已成为企业普遍认同的战略重点。
头部企业已经通过深刻的用户需求洞察能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与服务,敏捷响应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交互需求,实现从不同渠道获取优质客户,提供匹配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最终提升了客户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03
用户需求洞察能力构建的几点建议
准确的用户需求洞察需要建立在海量数据的模型化分析基础之上,因此用户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开展用户需求洞察的先决步骤。在数字化转型推动下,企业组织架构由线性协同向用户洞察驱动的网络化协同演进,企业通过整合用户所有触点,打通整合各个渠道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逐步实现企业内部跨部门、跨地区、跨时间的私域与外部公域数据‘’多系统、多平台,多终端的数据归集和融合,并通过连接、组合和共享数据来释放数据的能力。
在打通了用户数据之后,依托“AI+大数据”建立涵盖360 度的用户视图,利用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决策树等计算方法,对客户进行标签分析,形成丰富的客户信息全景视图,如核心用户视图、潜在用户视图、追随人群视图、辐射人群视图等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结合多种分类视角下的协同过滤算法能够将用户特征标签按一定权重或优先级与相对应的内容合并、排序,通过客户体验旅程行为信息、特征信息、社会信息及偏好信息等多维度信息收集与整合,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营销策略,结合各个应用场景,差异化推送服务等。
相关文章推荐:
-
「研究」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背景下政务APP用户体验评价及设计研究 -
【政策风向标】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
「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及其在油气田中的应用调研》 -
「研究」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梳理 -
「研究」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及在新型智慧城市中应用研究 -
「研究」基于用户体验设计驱动的政务APP创新思考 -
「趋势」Gartner发布2021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预测结果 -
「研究」基于AI交互场景数据构建用户画像的几点思考 -
「研究」重构用户体验—AI驱动下“全面体验策略”加速落地 -
「研究」“AI+”驱动的用户体验数字化转型价值创新与模式重构 -
「研究」从POLY互动戏剧节沉浸式体验浅谈用户体验共建模式